近日,一場霧霾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。環保部門的數據顯示,從東北到西北,從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、江南地區,都出現了大范圍的重度和嚴重污染,有毒空氣遮蔽了陽光,這些城市能見度降至200米以下,并讓居民透不過氣來。霧霾讓這些城市的醫院呼吸科人滿為患。
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,“牽著你的手,卻看不見你”不是美麗中國,“厚德載霧,自強不吸”不是全面小康。延綿不散的霧霾讓我們格外清晰地看到環境污染治理的緊迫感,格外真切地認識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,建設“美麗中國”的重要性。
人們還記得,五年前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態文明建設,五年后,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,與經濟建設、政治建設、文化建設、社會建設一起,列入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,并首次提出“美麗中國”的概念。生態文明地位的“升格”,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更加重視,對生態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,也順應了時代的要求、民意的呼喚。
過去的十年,我國工業化突飛猛進,當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崛起于東方大地的時候,也日益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、環境污染嚴重、生態系統退化等困擾。當我們的錢包日益鼓起來以后,也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,物質豐富并不是生活質量的全部,清新空氣、干凈的水、宜居環境、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的必備元素。連續多日的霧霾讓我們感到,生活的“必備元素”正在逐漸變為生活的“奢侈品”,我們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與威脅,“美麗中國”建設刻不容緩!
因此,十八大報告中高瞻遠矚地提出“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”的目標,提出“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,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,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、地綠、水凈的美好家園”的美好愿景,在親身經受過“霧霾”毒害的今天,引起了國人如此強烈而廣泛的共鳴。
希望這些共鳴能夠喚起我們每一個人的實際行動,讓我們攜起手來,把生態意識體現在日常生活及發展建設的每一個環節,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、保護環境,讓“美麗中國”成為現實。
上一篇: 霧霾天氣 呼喚環保
下一篇: 奇威特攜手核四院 共繪美好藍天